常熟市古里镇陈塘村党委书记张雪燕:乡村振兴“领头雁” 服务群众“贴心人”
发布日期:2024-05-15 14:55 来源:苏州市妇女联合会 浏览量:

“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头等大事’”,这是张雪燕的工作宗旨,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工作中,她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做贡献,全身心投入在服务村民的最前沿,雷厉风行拆违清障,用心用情打造村庄,大胆探索治理模式,和风细雨化解矛盾,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建功立业绽放巾帼风采在她的带领下,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一道道“未解题”得到破解。陈塘村先后获评“江苏省健康村、首批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苏州市‘智慧农村’示范村、苏州市首批‘枫桥式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常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千村美居先进集体和市社会治理优秀基层单位、平安常熟建设先进集体”等。

攻坚克难,乘势而上,用心用情建设“美丽村庄”

2020年3月,任镇机关部门负责人的张雪燕下派到陈塘村任党委书记到岗不久的遇到了第一个难题——拆违清障。拆违工作推不开,“千村美居”民心工程无法推进。由于之前村里“331”违建整治不到位、拆除不彻底,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村委干事,做事不公平。面对僵局,张雪燕冷静思考沉着应对,一方面深入调研,抓住问题根源,她深知村民要的就是公平公正地拆违;另一方面,带领两委班子顶着压力,迎难而上,夜以继日,放弃了所有休息日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每一次拆违,她都冲在前头,亲力亲为,越是困难户,越是寸步不离,面对个别村民的无理取闹、肆意谩骂,甚至威胁,她始终坚持原则,有理有据,毫不退缩。

在张雪燕披星戴月攻坚克难的全力以赴中,大力度但不失温度的拆违,成了逐步转变民风的利剑,村民开始暗自佩服新书记的果敢和公正,越来越多的人配合和支持她。年多来,陈塘村累计拆除农宅违建819户42399平方实现全村违建全面清“零”。拆了之后如何建?如何让村民觉得拆的值!这是她最用心用情下的一步棋。她每天穿梭在宅基上,白天蹲点宅基做“工程员”“协调员”和“监督员”,晚上加班做“规划师”“设计师”。从点位的整体设计到绿化种植、树木搭配乃至每个小景小品设计的把关都反复考量,争取做到极致。张雪燕用执着和韧劲将南小泾、张村和塘坊宅基打造成以点连成片的美丽乡村现实图景,一个个村庄焕然一新连片呈现,犹如珍珠串联,形成了点上有特色,线上有示范,面上成规模的“陈塘名片”。日新月异的村庄变化更是扭转了被动的工作局面,村党委重树了威信,村民的心灵被震撼了,“钉子户”从极力抵触转变为主动清障,村民们从不理解和观望转变为参与、认可和夸赞。截至目前,陈塘村已建成特色康居乡村12个,美丽宜居乡村19个,惠及村民1578户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经常竖起大拇指夸奖张书记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滴水穿石的干劲韧劲,更有之前不理解的村民主动站出来向她道歉。

创新思维,勇于探索,想方设法做优“村庄治理”

在推进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为维护千村美居建设成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常态长效治理水平,张雪燕探索提炼并成功推行“12345”乡村治理工作模式,构建了以村党委为核心,党员带头、村民自治、乡贤助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党建引领五治融合”的长效管理新机制。在此基础上,今年又细化村庄治理网格,由她本人负责总协调并布局落子,10名村干部分片包干29个自然村庄,承诺并签订先锋领治责任书,每个村庄以考评90分为目标,精耕网格责任田。她带着村干部手把手教保洁员,高标准、严要求督促提高保洁质量,碰到棘手的情况紧盯不放想方设法解决,同时做好表率,亲手捡垃圾、除杂草,清理乱堆放,带着村民一起干。在张雪燕的感化下,村民的心聚起来了,村民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争先恐后参与村庄治理,2020年试点1个村庄54户村民参与推广为28个村庄1578户村民参加村民自治“五治融合”也从11名村干部唱“独角戏”发展到91名“海棠先锋”全程参与村庄管护;乡贤助力也从6名新乡贤捐款17.2万元辐射带动到56位新乡贤捐资220万元,参与每个千村美居点位的建设和管护,真正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村委会也从原先的“单打独斗”实现了“众人拾柴”的火热场景,齐心合力绘就了乡村治理的“富春山居图”。

张雪燕用铁脚板和真柔情成功出了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的陈塘路径。农业农村部、国家、省乡村振兴局、苏州市委和常熟市委主要领导多次陈塘村调研指导肯定并推广美丽乡村建设和“12345”乡村治理陈塘路径的有效举措新华社、人民日报、扬子晚报等各级媒体多次专题报道陈塘打造乡村治理新的样板

心系百姓,亲力亲为,实实在在为民“排忧解难”

自张雪燕下派到陈塘村任党委书记已有四个年头从最初村民投来各种怀疑的眼光到如今她和村民们打成一片赢得好口碑,张雪燕道出了自己的工作诀窍——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工作中,张雪燕始终坚持把村民的事放在首位,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村庄宅基走走看看,找村民聊聊谈谈,倾听呼声,了解民意,每位村民反映的问题她都详细记录及时化解,村民家中的事如数家珍。张雪燕尤其关注困难群众,经常实地走访,看到低保户用简陋的铁丝晾衣服,她自掏腰包买了晾衣架送上门,困难党员家煤气灶坏了,她又自己掏钱买了煤气灶送过去,困难家庭插座坏了,她安排村干部上门修理。还经常自掏腰包购买各类生活用品看望困难重病人员,被村民们热情地称为最暖心的书记

在美丽乡村推进的过程中,张雪燕发现,随着村庄环境面貌的不断提升,村民翻建房屋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但是,部分村庄因为宅基紧小,翻建矛盾突出看着村民每天都往村委跑,迫切想要解决邻里纠纷,为此,张雪燕牵头总协调,两位副书记搭档,全体村干部作为调解的助手,同时,成立了“陈心工作室”,聘请了2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老党员轮番坐镇,让村民的烦心事有倾听者更有暖心人。张雪燕组建了最强的调解团队,将基层治理的温度传递到百姓“心坎里”。同时,探索提炼了“365”工作法365”意味着村委365天“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不打烊”,守护村民每一天。看着一户户村民经过调解,新房建好了,邻里也不吵了,张雪燕乐在心里,付出再多再辛苦也值得。在她的带领下,陈心工作室的调解队伍也越来越大,党员、乡贤、村民都会自觉参与矛盾纠纷的调解中,大家都把乡理乡亲的“糟心事”当成“自家事”,互帮互助,互相取暖,互相解忧,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在村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和乡风文明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张雪燕又开始培育特色经济,依托玫瑰产业为特色产业,以种植大马士革食用玫瑰为产业基础实施“花开陈塘香田园”农文旅综合发展项目。将绿色生态、休闲农业、乡村美景、历史文化有机整合在一起,争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为村民营造美丽宜居和美乡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吃、住、游、购、娱、教”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同时,玫瑰的种植和销售环节可为周边村民提供部分临时或者长期的就业岗位,解决一部分的就业问题,促进村民增收。

柔肩扛重任,巾帼芳华在张雪燕身上,不仅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以身作则、乐于奉献”的职责义务,也彰显了一名书记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她是乡村振兴的巾帼追梦人,始终坚守着“我不干谁干”的工作理念为村民建设美丽家园。近年来,张雪燕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三八’红旗手、苏州市‘三八’红旗手、苏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头人、常熟市优秀共产党员、常熟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先进个人、常熟市美人物、常熟市首届新时代阿庆嫂”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