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活力提升 | 常熟市妇联:公益微创投,开启幸福新生活
发布日期:2020-10-29 14:28 来源: 浏览量:

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常规工作中求创新,在机遇和挑战中谋发展,新时代家庭建设、促进妇女就业、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成果丰硕,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2015年起,常熟市妇联联手常熟市女性社会组织服务指导中心,依托全市城乡妇女儿童之家、妇女微家,连续举办五届妇女儿童家庭公益微创投活动,进一步激发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提高基层妇联服务妇女儿童家庭的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有效破解改革难题,汇聚公益力量,造福妇儿家庭。

 

一、创新“1+3”模式,多元共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科学指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常熟市妇联注重让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共同行动更好地发现、分析并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常熟市妇联持续实施五年的微创投活动,尝试“1+3”模式(即妇联组织+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成功实践多元共治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项目明确申报主体,除了常熟市各级妇联组织,还包括妇联系统所属团体会员以及在常熟市民政部门登记的公益性社会组织。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公告,征集公益微创投项目,得到社会组织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招募社工、志愿者,参与活动策划、实施、评估等全过程。民办非企业单位——常熟市小蜗牛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近年来先后中标实施了苏州市、常熟市妇联等多个项目:关爱星星的你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社会支持服务计划、幸福种子高危儿支持计划、我的社区我的家自闭症儿童社区融入计划,整合政府资金、社会资源,关心关爱服务对象。2019年成立了中心妇联、蜗牛妈妈妇女微家,带领女性教职员工,加入社工、志愿者行列,牵头成立了心智障碍家长联盟,开展公益活动,服务自闭症儿童和家庭。

 

二、倾听妇女代表心声,德法同治

道德教化既治本又治心,在社会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常熟市妇联注重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倡导文明新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调查研究、科学立论,深入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广泛征询各级执委、各界代表、妇女群众等的意见建议,携手社会组织等开展项目需求调研,为科学立项提供依据。

201812月,江苏省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常熟市8名代表带着全市妇女的重托参会,认真履职。在苏州代表团讨论会上,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朱瑜老师积极建言献策。她说“对于拥有特殊孩子的家庭来说,可能教孩子说100遍妈妈,孩子都没有一点回应,她们的内心是薄弱的,这些特殊的妈妈更应该得到社会的关心,应有场所让她们释放压力,找回真实的自我”。

 

对此,常熟市妇联高度重视代表建议,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依照政策法规,帮助家庭落实相关政策待遇。同时作为需求方开展座谈、精心设计、主动争取,“家延益行”特殊儿童成长互助项目纳入常熟市民政局2019常熟市公益汇之暖心季的5个项目之中,资金支持5万元。在为期8个月的项目周期内,完成了总目标和4个子目标,开展16次活动、10次走访,服务410人次,建立特殊儿童家庭档案74个,帮助特殊儿童家长缓解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得到提升。组建了家长互助俱乐部,建立线上交流互动互助平台,推选俱乐部管理人员,制定俱乐部规章制度,为俱乐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精细服务妇女儿童,群众自治

自治是法治与德治的基础,也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常熟市妇联在社会工作中,注重精细服务妇女儿童,激发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与活力,促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微创投活动的项目,以引领、联系、服务妇女儿童家庭为服务支点,涵盖权益维护类、家庭建设类、发展提升类和组织培育类。五届微创投活动,常熟市妇联投入资金50余万元,支持25个项目,开展活动311次,服务失独家庭、两癌妇女、流入儿童、困境儿童等7998人次。活动不仅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更是收获了服务对象的广泛载誉。

碧溪街道为推进城乡一体体化建设,动迁安置失地农民70410人,其中,劳动年龄段失地女性15874人。泗湖村失地妇女较为集中,矛盾较多,她们需要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碧溪街道妇联和当地女性社会组织携手合作,成立碧溪巧媳妇手工活动中心,传承本土特色,弘扬非遗文化。认真实施巧媳妇织新图常熟花边非遗传承项目,创新促进失地妇女融入社会增加再就业机会与传承非遗文化相结合的模式,挖掘服务对象潜能,提高花边制作技能,在互动交流中促进和谐。在活动中,小组讨论、个别走访的展开,对村规民约落地、文明家庭创建、美丽庭院建设等民生实事的推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阶段,常熟市妇联的社会工作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发挥妇联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编辑: